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经济发展及金融市场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投资者该如何寻找确定的投资机遇。
2月15日,由云顶集团优惠活动大厅基金推出的 直播栏目,特邀云顶集团优惠活动大厅基金副总裁张岱云为大家带来《掘机财富,疫情下的投资逻辑》的主题分享。以下为精彩内容节选:
01疫情突发,是危还是机?
疫情突如其来,蔓延势头超出想象,部分城市管理经受不住重大考验,中国用举国之力超常规防控疫情,大部分国人改变了原有生活模式。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但反思必须进行。那么,这次疫情到底是危还是机?或者说疫情结束以后,对经济、对金融到底是危还是机?
中国的文字非常巧妙,危和机经常是在连一起用的,我们经常讲要化危为机,在危中掘机。
参考一些非正式的统计数据,比如说全国的电影票房的损失大概在70亿以上,更加惨不忍睹的是传统零售的餐饮业预估损失在5000亿,同时旅游业的损失也大约在5000亿上下,全国的房产售楼处全部暂停销售……
但同时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些与我们休戚相关的生活家居业态,比如盒马生鲜、叮咚买菜订单激增;顺丰快递照常营业,每日送单1000万票,达到年前水平的60%;《囧妈》免费在线首映,港股“欢喜传媒” 大涨,徐峥成大赢家;线上教学成为热门,在线教育概念股大涨……
其实,如果我们往回拉动一下历史长轴就会发现,每个事件背后的危和机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相应的。比如我们耳熟能响的数码相机与柯达案例、智能手机与诺基亚案例,以及非典与阿里巴巴案例等等。
02会不会有“疫情牛”?
第二个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股市行情。春节之后开盘第1天股市大跌7.73%,但是随后就来了一个8连阳,第9天稍微的回调一下,2月14日又继续上涨。同时,2月14日半夜,一行两会一局又联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可以说又出台了一个呵护股市的政策,那么会不会让我们大跌眼镜,出现一个让人看不懂的疫情当中的大牛市呢?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市场上支持的观点。一个比较典型的支持观点——政策呵护:比如说第一,央行在节后2天释放了17000亿的流动性,相当于降了一次准;第二,降息、降准可能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传统的经济学当中,降息、降准肯定是刺激股市的,所以很多人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第三,因为经济比较艰难,所以中央有可能会采取减税降费政策,刺激经济、刺激消费,从而利好股市;第四,现在上证指数还在3000点以下,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反弹空间;第五,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无风险套利成本也相应提高,一些本着保本保收益而投向伪P2P类产品的资金随着市场监管趋严,会不会开始流向股市。
第二个支持观点——资金宽松。股市无外乎几个面,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等等,对于资金面,大家都觉得相应宽松。主要有这么几个论据:第一,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很多大牌公募基金的股票基金,新发行都是采用了一个专用术语叫末日比例配售,大家觉得那么多的新基金好几千个亿总要有出口,因为去年的公募基金的收益平均在40%以上;第二,社保基金的增持政策也已放开;第三,银行理财产品原来和投资股票是绝缘的,那么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股票的诸多限制已放开;第四,北上“聪明钱”的流入,为什么叫“聪明钱”?因为他经常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先知先觉,特别对中央一些政策,在普通老百姓还没有知道之前他就开始布局,所以我们把它形容为聪明钱;第五,MSCI国际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基金——明晟基金也在逐步扩大纳入A股的范畴,包括刚刚纳入到明晟基金的科创板,有很多指标股都大涨特涨;第六,近年来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那么这些在之前房地产投资的受益者,他的资金又会去哪里呢,很多人说大部分流向了股市。
我们都知道一个硬币有两面性,那么对于“股市牛”,除了支持观点,同样也有反对观点。观点之一,经济学当中或者说是老百姓很喜欢讲的一句话——滞胀无牛市。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往下走,物价指数往上走,形成了一个交叉。当前,到底是不是滞胀情况?有一些疑议说是特殊情况不叫滞胀,但是传统的比较经典主义的一些经济学家都觉得滞胀无牛市又是一个比较确定性的观点。因为经济下行,按照普通的逻辑来说,我们的监管部门和央行应该用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宽松政策最猛的一剂药是什么呢?是降利息。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物价指数逐步上升,国家不敢轻易用降息措施。
反对观点二:估值不便宜。从行业估值看,A股只有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工业5个行业的市盈率低于美股,而科技、能源、材料、消费等市盈率显著高于美股。
那么,经济和我们这个股市到底有什么关系?2019年4个季度的GDP一路从1季度的6.4%下降为2季度的6.2%,又下降为3季度的6.0%,当时我们猜测第4季度可能会跌破6.0%,但最后看还是保住了6.0%。2020年第1季度会不会真正意义上跌破6.0%?现在各种官方媒体已经在宣传,2020年只要达到5.7%左右的增长率,便可实现统计意义上的准确达标。
那么现在来看2020年一季度,即使跌破6.0%,5.8%这个数字是不是撑得住呢?答案几乎是肯定撑不住,那么到底会变成多少?我们可以参照17年前非典疫情当中的GDP的一个走势。非典刚刚一冒头的时候,也就是1季度,当时中国的GDP达到了11.1%,而在2季度非典正式爆发的情况下,变成了9.1%,短短1个季度下跌了两个百分点。大家请注意,这个是在当年中国经济比较高歌猛进的时候跌了两个点,那么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还是像非典一样,再下降两个点的话,会不会到3.8%?同时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对我们采取的这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会不会告一个段落?5.8%到3.8%能不能撑得住?
撑得住,当然我们希望是能够撑住,但是经济的情况并不是我们主观可以调控的。讲了这些,我们下一个结论,同时也给大家两个比较务实的建议。结论是2020年中国的股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家尽量不要空仓,但是也绝对不要满仓,更加不要高杠杆进行运作。两个建议是:第一,如果自己操作股票,没能在2019年牛市中盈利超过40%的,建议交给专业机构管理;第二,如果没有抄底、逃顶的本事或运气,可以尝试股票型基金“定投”方式。
03疫情结束后房产有新机会吗?
接下来说一说我们同样也非常关心的房地产行情,疫情结束以后,房产到底有没有新的机会?
我觉得短期当中可能有5个特点:第一,管理水平较高的核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加凸显,比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第二,城镇化的进程会加速,因为相对于医疗状况不太理想的一些城镇或者说农村,大家如果有实力的话还是想往比较核心的城市走;第三,大家在猜想,为了稳定市场,高层的房地产限制政策会不会有所松动;第四,开发商憋了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一些限购、限售、暂停销售,会不会用降价来进行促销,大家捡个便宜捡个漏;第五,疫情之后被压制住的市场需求进一步的释放,这个可能都会给房产带来新的机会。
长期来看,个人认为:第一,“房住不炒”的宏观政策主基调不会变;第二,大水漫灌式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再有,哪怕是接下去采取降准、降息等等政策,我相信我们的监管部门还会提出来这些货币政策不是给房地产的,不是用来借贷炒房的;第三,人口红利越来越没有优势;第四,核心城市房价坚挺,但升值速度不会再像前十年;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极有可能迎来漫长的寒冬;第五,也是我们云顶集团优惠活动大厅基金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板块,有衍生性康养服务的房地产潜力会越来越大,比如配套一些简单的医疗、养老、康养、旅游等,这样的房产需求会越来越大。
我们同样给一个结论和两个建议,结论就是房产的金融属性已被严重削弱,它的刚需已经没有房地产商所宣传的那么厉害。两个建议:第一,核心城市,特别是其中地段、物业、周边配套设施有优势的房产的保值性依旧良好,但短期升值空间小,炒作难度大;第二,三四线城市如果是在市场高位时投资的房产,有较大风险;如果是通过信贷杠杆投资的,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刚需不算。
04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投资机会?
最后一个,怎么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这些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给大家三个原则性的建议。第一个,在2020年面对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非洲蝗虫等黑天鹅和灰犀牛的接连出现,加上出乎我们意料的国内疫情等情况,大家应该降低预期。
同时理财的主要核心原理就是多元配置,我们老百姓称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如果你想投资股票,也不要把所有仓位都放在股票当中。黄金要配一点,保险要买的适当充足一点,房地产的其他衍生服务要买一点,股票当中的各种板块要配一点。
所以原理还是稳健为上,今年远远不到,我们开玩笑叫什么?修炼?就是我们老百姓讲的,说他把所有东西压在一起,我赌一个方向,可能会获得极其乐观的回报,但是也有可能你会血本无归。所以理财和投资的最大不同就是投资可以用最大的风险去追逐最高的回报,而理财是分散风险,降低预期。
所谓的确定性,我们来看一下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一些新引擎应该是比较确定的。第一个,国家出台真正意义上的降税政策,可以促进消费的增长;第二个,科技兴国能够实现产业升级;第三个,康养文旅,其实这是4个概念(健康板块、养老板块、文化板块、旅行板块),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那么为什么1号文件,或者说国家高层都把基建作为这一次疫情之后经济托底的一个工具呢?
我把它简单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中,消费、出口两项,政府不能完全起主导作用,但基建可以;第二,基建不是万能的,但可以为找到下一轮经济复苏新引擎提供宝贵的时间,减少失业率,保障经济应有的增长率;第三,把基建作为经济托底工具的,一定不是中国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很多国家都把基建作为经济下行期的调节工具,包括美国、欧盟国家,特别是我们的另外一个近邻国家日本。
最后,给大家分享下如何选择类固定收益产品,我们很多投资人在10多年当中非常喜欢所谓的固定收益产品,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类固收?三句话——第一不是看你的马甲,不是看你的合同当中所谓的预期收益率,而是看底层资产,看它的底层资产是否真实而清晰;第二,要看风控文化是不是专业而严谨,有得很专业但是不严谨,有的很想严谨但是他不专业,要两者缺一不可;第三,要看交易对手是不是比较强大,同时又有诚信。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本网站所载的图文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所表达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的客观分析,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的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我们也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 投资者据此发生的投资行为与本公司无关。本公司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云顶集团优惠活动大厅